Image

美栗原鄉


我家有什麼?日常中的木藝觀察

走在再熟悉不過的南庄街上,仔細觀察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木造結構,屋簷、梁柱、窗框,察覺木工的可能性和想像力,把問題帶回木工教室裡發芽。

 「梁柱為什麼要突起呢?」

「用石頭在底部固定梁柱可以讓涼亭更堅固。」

「木頭做的門窗比家裡的更有特色。」

「木造的建築是怎麼做得這麼平整光滑的?」

「從來沒注意到這個角落,之後可以來這邊玩。」


他家有什麼?出走,再找回自己

參訪車埕木業展示館,我們走進一段段與木共生的生活記憶。看見他人的木工故事,也照見自己的可能:原來我也能做得不錯,原來雙手可以說話。在離家86公里的路程裡,重新遇見那個會動手、會想像的自己。

 

「這個玩具我們自己也做過!」

「木頭儲存在水裡不會爛掉嗎?」

「這個鋸木機跟我們用的很像。」

「原來我會做的東西可以賣到這樣的價格!」

「下次我也要自己做出這樣的玩具!」

 


屬於我的是什麼?—站到台上介紹自己的驕傲

從腦袋裡的雜亂思緒到木工桌上的玩具,從南庄到台北的距離,我們扛著數周的心血來到木育玩具競賽,要與他人較勁,也要鍛鍊自己的反應,在評審老師們的面前說出自己的自信。

 

「像他們那樣做的話玩具就會比較好看一點。」

「今年某個類型的玩具特別多喔~

「別人做的玩具很好玩耶!」

「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明年再來我就知道要先做哪些準備了!」


木育玩具競賽

目前已有4張照片

參訪車埕木業展示館

目前已有4張照片

南庄木造結構觀察

目前已有4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