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學年度
111 學年度
112 學年度
★蘆竹湳古厝https://luzhunan.com.tw/story.html#section02
蘆竹湳社區民國53年因配合政府經濟建設計畫成為工業區後,房舍限建居住環境因而受影響,加上工業區所需技職非社區居民擅長,導致人口外移,現有住戶逐漸高齡化。社區居民十分不捨以往『古樸三合院』的繁景,經過數十年已漸凋零,這一大片古色古香的紅瓦古厝任其荒廢,受到長輩們的感召及寄望,團隊決定運用自身的專長及熱忱,與社區文化資源結合,保存蘆竹湳的傳統歷史與建築,並在既有的基礎上持續創新,讓蘆竹湳成為一個富饒的文化基地。
為發揮蘆竹湳特有的文化價值,承擔傳統文化傳承的責任,在文化上,我們訪察耆老探究在地文史,將地方的傳統文化教育給下一代;在空間上,我們活化三合院,賦予新的生命,將蘆竹湳打造成一個舒適溫暖的家,在這裡可以輕鬆愜意的分享一切美好的事物。
★中港地區的金色產業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33541&IndexCode=Culture_Event
苗栗竹南的中港地區,是台灣手工製造金銀紙的重鎮, 1970 1980 年代的全盛時期,家家戶戶以此為業,因大街小巷晾曬金銀紙的景象,又有「金色中港」一稱。 金銀紙產業的興盛,因具地方產業、經濟史價值,故列為苗栗大事件之一。
竹南中港,最早是道卡斯族的聚落,清代為台灣西岸重要商港。福建地區漳泉移民渡海來台,帶來信仰文化和金銀紙製造技術。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打壓台灣傳統民俗政策,金紙業發展備受影響。
1960 年代海外市場拓展和 1970 年大家樂簽賭風行,中港成為台灣金銀紙主要的生產和集散地,計有三百多家製造工廠,四分之一的中港人以此為業。早期金銀紙製作原料為獅潭山區的竹造粗紙,經裁切、黏貼、塗油、反覆晾曬、板模蓋印、藺草草繩綑綁等繁複作業程序,金銀紙製作
完成,其中以境內產業鏈串連和具民間風俗之板模藝術,獨具特色。
1980 年代後因產業外移、機械化製造和環保意識興起後金銀紙產業逐漸沒落,目前僅存 5 家手工金銀紙製造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