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0 學年度
蕉埔國小 五湖國小 僑文國小 海寶國小 清安國小 文山國小 大同國小 藍田國小 談文國小 後龍國小 建功國小 苗栗國中 竹南國中 景山國小 汶水國小 卓蘭國小 三灣國小 西湖國中 信義國小 僑樂國小 造橋國中 六合國小 三灣國小 海寶國小 景山國小
2
111 學年度
蕉埔國小 三灣國小 九湖國小 清安國小 后庄國小 海寶國小 東興國小 溪洲國小 談文國小 苗栗國中 後龍國小 鶴岡國中 成功國小 汶水國小 竹南國中 卓蘭國小 蓬萊國小 新南國小 景山國小 山佳國小 文山國小 信義國小
3
112 學年度
蕉埔國小 九湖國小 清安國小 后庄國小 海寶國小 東興國小 大南國小 鶴岡國中 後龍國小 苗栗國中 三灣國小 卓蘭國小 汶水國小 新南國小 景山國小 山佳國小 西湖國中 溪洲國小 龍坑國小 文山國小 信義國小
一、教學策略
本計畫課程採設計思考教學法:同理思考->確認關鍵問題點->創意發想->製作模型->回饋及修正、分組合作學習策略、專題研究報告與實作評量,從引導學生從「家」開始,找到不同建築物的特色,接著分組探究原因找出關鍵問題,並擬定創作改善策略,到著手進行模型製作,並結合資訊科技AR建置教學平台,教學過程不斷回饋與修正,皆在評量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與思維。
邀請台中教育大學曾仰賢教授擔任本校執行計畫之諮詢專家定期專業對話,並邀請本校校舍設計師陳賢秋建築師事務所團隊進行教師增能活動及學生專題講座,以提升師生美感設計專業知能,進而欣賞與體驗不同建築之美。
二、方案實踐
(一)百「家」爭鳴(2D)-低年級:由三隻小豬的故事引導不同材質「蓋房子」的成效,進而跨自然領域觀察動物的「家」的不同與效用,最後畫出自己理想的家。
(二)諸子百「家」(3D)-中年級:藉由疊紙牌遊戲挑戰高樓建築,進而透過共同創作建立心目中的社
區。
(三)「家」學淵博(4D)-高年級:結合資訊科技AR技術進行跨年級及社區家長進行特殊建築物專題報告。以設計配合在地氣候及人文環境的建築體為構想,從數學課程裡幾何圖形點、線、面到立體圖形、空間,延伸對於建築細節、裝飾的賞析,並利用紙板等媒材製作出符合在地及展現自身創意的房屋模型,藉此讓學生運用學習到的知識與實際動手創作做結合。
三、體驗學習規劃:
(一)苗北藝文中心-志工導覽、建築攝影教學及學習單。(因疫情升溫未實施)
(二)蘆竹湳古厝-志工導覽及維修古建築體驗活動。
(三)社區踏查-參觀後庄福德祠剪黏藝術修補工程及社區特殊建築物,結合AR資訊科技進行專題報告。
四、預期效益:
(一)從「建築美學」去欣賞社區周遭不同建築物之美,體會「建築藝術化、藝術建築化」 的實踐。
(二)以「家」為主題,結合各年級部定課程教學活動,引發師生省思形式上與象徵性的建築美學,建構優質的生活環境,並將美感教育實踐於生活中,成為校本課程之一。
(三)透過學生對建築美感的學習、發想、實作,並將所學透過跨年級及資訊科技AR製作,將所學進
行分享與傳承。
(四)結合本校「設計思考教與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進行課程的研發與修正。
五、教學預計研發成果:
(一) 低年級學生畫出心目中的家,能與家人與同學分享。
(二) 中年級學生手作3D模型合力完成心目中的社區,並與家長及社區人士進行溝通,以利修正改進。
(三)高年級學生能結合AR資訊科技進行專題報告介紹特殊建築物,並與建築師及藝術家對話,以利修正參考後,再與學弟妹進行學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