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學年度
111 學年度
112 學年度
1.創造故事想像主軸空間、建構在地特色校園
空間是一個文化的力量(space as a cultural force),學校空間美學營造透過在地文化、生態為主軸,結合地方特色社區經營,融入在地生態美學元素,以彩繪、造型、寶特瓶蓋等資材與手法,營造出說故事的校園美學空間。
2. 打造學校多元美學空間、活化校園特色本位課程
教育是美學的實踐,而空間能發揮境教功能,學校行政由空間語言概念出發,掌握學校美感教育藝文特質與需求,以空間規劃豐富學習資源、以空間活化優化藝文教育,點燃學生學習動機,引發學習熱情,同時深化活化學校特色本位課程發展。
3. 營造師生參與體驗空間、實踐和諧美感全人教育
「美」是感受力的啟迪,啟發學生潛能師生參與展現豐富成果,營造愛鄉愛校情意,校園處處生活融入美學元素,陶冶涵養師生生活美學素養,涵詠生活品味和風格、秩序與和諧加入動靜態的美學可塑資材,更結合綠美化理念,實踐生活美學品味性。
※設計元素—海洋廢棄物 「大海啊故鄉」裝置藝術,從生活中減塑。
海廢是人類速食愛情與海洋千古纏綿的印記,尤其對海洋環視的台灣,隨著洋流潮起,海岸邊沉澱著正是境內與境外交織不滅的慾望。
每年有800萬公噸垃圾進入海洋,這些不速之客入侵海洋後,被海塑造成另一個模樣,最後被海浪還給我們、擱淺在海灘上。
帶著孩子,走讀家鄉,透過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法(PBL)發現問題,了解問題,解決問題,引領孩子關心故鄉正在面臨的環境議題,透過淨灘,我們拾起這些海洋廢棄物(簡稱海廢),不單只是把它清除丟掉,而是要了解它們到底是什麼、從哪來、又會去哪?了解問題,我們才可能真的解決問題。
一起翻轉環境教育。人與環境,先是認識了解、產生連結、最後才會有守護的心,期盼,溪洲的孩子牽起大人的手一起守護故鄉--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