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美栗原鄉


一、走入光影,從觀察到創作

教學活動從校園藍花楹的光影變化出發,師生共同觀察花樹之美與四季光線流轉。老師透過實地引導與示範攝影構圖,學生手持平板或相機,在步行中探索、拍攝與討論,過程中師生互動緊密,時常一邊走、一邊拍、一邊聊,分享彼此眼中的美。


二、從鏡頭說故事,轉化感受為作品

每位學生從個人拍攝的影像中,挑選最打動自己的畫面,由老師引導進行詩意文字寫作、構圖分析與美感元素梳理。老師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背後的情感或記憶,並透過討論交流,同儕之間也建立起彼此欣賞與學習的關係。


三、集體創作,團隊合作共築美學牆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依主題組別設計圖文牆作品,從挑圖、配文、排版到色彩選擇,皆由學生主導,教師則擔任設計思考與審美的引導者。過程中孩子們分工協作,也彼此激盪創意,老師則適時引導反思與修正。


四、走讀社區,訪談耆老與藝術家

學生在教師陪同下,踏查社區空間與歷史場景,拜訪在地耆老、藝術家與文化工作者。每一次訪談前,老師先進行提問訓練與角色分工安排,讓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傾聽與記錄,課堂外的實作轉化為文化素養的培養。


五、展場共構,每個孩子都是策展人

在成果展「時光蟲洞」籌備期間,教師讓學生參與展場設計規劃,包括作品排序、展名票選、導覽動線與文案撰寫,教師退居幕後,轉為陪伴與協調的角色。孩子們從作品主角轉為空間敘事的策劃者,展現高度主動與自信。

學生的大師攝影課

目前已有8張照片

學生攝影課程實作

目前已有8張照片

與耆老藝術家的各種對話

目前已有5張照片

師生共同為作品牆做準備

目前已有8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