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鎮於苗栗海線,在漁港型鄉鎮有閩客融合的文化特色之美,著名的觀光景點、在地文化特色有外埔石滬、客家圓樓(夜間光影秀)、好望角風車、英才書院、慈雲宮攻炮城、苗栗火旁龍、蘆竹湳古厝等,這些文化資產、城市美景我們都希望能夠透過藝術表演呈現這些文化美學元素。
因此設計編排一系列扯鈴藝術表演融入光影秀、燈poi光影秀、光影呼拉圈、韻律彩帶、風車元素、火旁龍元素的夜光龍扯鈴表演,讓本校扯鈴藝術表演以夜光鈴表演呈現,結合苗栗縣在地文化特色活動,搭配在地城市美景軟、硬體資源,將扯鈴技藝昇華成藝術饗宴。以下就本校扯鈴藝術表演如何運用在地之美學資源進行說明:
一、運用苗栗縣元宵節各地豐富的美學文化資源融入演出
苗栗縣元宵節有豐富的文化美學資源,如:後龍慈雲宮攻炮城、苗栗火旁龍、蘆竹湳好采頭藝術季…等,因此在編排表演時以夜光鈴呈現,扯鈴如行雲流水般的凌空飛耀,彷彿一盞盞燈籠凌空飛越、相互交錯,設計火旁龍元素夜光空竹龍,讓空竹龍與光影呼拉圈穿梭於一顆顆凌空飛越的夜光鈴,搭配絕佳的團隊默契,學生舞蹈動作展現,整場氣勢磅礴,化有形的技術於無形,如夢似幻的視覺饗宴,也是力與美及高超技術的展現。
二、在地文化資產、城市美景之美學資源融入
運用在地文化資產、苗栗在地美景之美學地點,如:客家圓樓(夜間光影秀)、後龍好望角風車,編排燈poi光影秀、光影呼拉圈呈現客家圓樓(夜間光影秀)元素,設計扯鈴動作:大圈小圈放棍、天旋地轉、風火輪及旋風金鈎…等動作,呼應後龍好望角風車迎風轉動,就好像看見了希望,看見了期盼。
三、結合苗栗縣在地扶輪社資源
結合苗栗在地扶輪社資源,提供地區獎勵金協助學生平常練習、表演及比賽費用,並運用扶輪社資源讓學生們有更多優質的學習及表演的舞台,希望學生們未來也能成為貢獻所長、服務社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