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梨鄉客家茶文化特色課程,在三灣鄉農會、三灣圖書館、三灣體健會等社區團體及社區人士的協助下,帶領學生進行三灣茶園巡禮,再經由田野調查深入了解茶文化商圈,也藉由老照片說故事的活動,讓小朋友們從老照片中看見早期三灣的繁榮景象,讓小朋友們重新認識三灣多元的人文歷史;並引導孩子親身走入豐富的自然山水中,培養對自然環境的關懷與責任感。
永和山農場
由神農獎得主廖盛榮解說,讓學生體驗製茶過程。茶葉對一般老年人較為熟悉,但對追求速食文化的現代人而言,是非常的陌生,本次課程由學生自己炒茶、揉捻、焙茶、到泡製自己的茶,體驗做茶的樂趣,也因為如此,讓學生了解製茶是需要很多的技術與經驗,有了製茶經驗後除了更能細心的品嘗茶葉背後所帶給人們亙多的喝茶文化客家庄體驗農家樂,手工割稻腳踩打穀機。
河背庄農場
河背地名的由來源自客家話裡「河背」意指河流的背後,這裡位在中港溪的東側,是苗栗開發較晚的區域,因此保有許多客家傳統。
離開科技產業,返回自己家鄉的老闆劉明芳,接下家裡的農地,農園腹地廣大,一眼望去綠意盎然,採用友善農法耕種的園區裡種植有水稻、多種蔬菜與水果。食農教育是河背庒的一個主要特色,學生可以參與種植和收成的過程。老闆會帶著大家一起下田插秧、割稻,再利用「阿公級」的打穀機,體驗自己利用腳踩轉動齒輪,帶動脫殼滾筒將水稻榖粒與莖桿分粒,讓每一個學生都驚奇連連。